高中语文反证驳斥法
反证驳斥法是用反证法来驳斥他们谬论的一种说话办法。要运用好这个办法,重点就在正确运用好反证方法。举两个例子说明
1960年9月周总理接见英国记者,当记者提到一个国家向外扩张,是因为人口过多时,周总理指出:大家不认可这种怎么看。英国人口在首次大战前是4500万,不算太多,但英国在一个非常长的时期内曾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国。美国面积略小于中国,而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1/3,但美国的军事基地遍于全球,美国驻外军人达150万。中国人口虽多,却没一兵一卒驻在外国领土上,更没在外国打造军事基地。可见一个国家是不是向外扩张,并不取决于它的人口多少,而取决于它的社会规范。
周总理用的就是反证驳斥法,你说人口多要扩张,我说人口少照样扩张,可见不在人口多少,而在规范不同。
30年代中期,茂隆皮箱行货真价实、买卖兴隆,引起英国商人威尔斯的嫉妒。威尔斯蓄意敲诈,到茂隆订购3000只皮箱,若不按期按质交货,除退货外还要赔偿50%的损失。
茂隆皮箱行如期按质交货,威尔斯却说,皮箱中有木料,就不是皮箱,从而向法院起诉,需要赔偿损失。茂隆皮箱行经理冯灿接到法庭传票后,慌了手脚。港英法院偏袒威尔斯,欲定冯灿诈骗罪。出于无奈,冯灿请律师罗文锦为自己辩护。
开庭了。法庭上威尔斯随口乱说,气焰嚣张。罗文锦神态自如,不惊不慌。等到威尔斯讲完,他从律师席上从容站起,并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大号金怀表,向听众展示后高声问法官:
法官先生,请问这是什么表?
法官鉴证后回答道:这是英国伦敦出品的金表。可是,这与本案有哪些关系?
有关系罗文锦高举金表,面对法庭上所有人问道,这是金表,已无人怀疑。但请问,这块金表除表壳是镀金以外,内部机件都是金制的吗?旁听者齐声答道:当然不是。
罗文锦断续说道:那样,大家为何又叫它金表呢?稍作停顿,又高声道:这样来看,茂隆行的皮箱案,不过是原告无理取闹,存心敲诈而已。
法官在众目睽睽之下,无言以对,只得以威尔斯诬告、罚款5000无结案。从此,罗文锦声名大振。
罗文锦别出心裁,来了个类比反证法就把威尔驳倒了!
晓以利害法
晓以利害法就是把利害关系剖析了解、告诉他们使之折服的一种说话办法。为此,剖析需要中肯实在,利与害需要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。
分元前630年秦穆公帮助晋文公攻打郑国,危急之中郑国派烛之武出使秦国。烛之武运用晓以利害法化险为夷促进秦、晋退兵。烛之武见到的秦穆说自己不是为救国而来,而是为秦国而来,由于:秦在西方,郑在东方,中间隔着个晋国。郑一旦灭亡,得利的是晋国,你们不可能越过晋国而把郑国作为我们的领土。晋强大了,相比之下,秦国力量不就削弱了吗?秦穆公竖起耳朵认真听着。烛又说:假如保存郑国,让大家做东方路上的主人,途经的秦国使者凡缺少成本与物资,由郑国提供。如此,对秦国不只无害而且有利。秦穆公感觉有理。烛随即岔开话题道:晋国贪得无厌,是个不讲信用的国家。早年晋国内乱,晋惠公逃到秦国,是你出力帮他回国获得君位。晋惠公曾答应回国后要把焦、瑕两座城池割给秦国,作为报答。可是,回去后所有许诺都赖掉了,难道你忘了吗提起这事,穆公大为恼火。烛之武又推波助澜道:晋国获得东边郑国土地,就会设法扩大西面境界。西面就是秦国,他不侵夺秦国土地又向什么地方扩展?望君王看远些,要提防晋国啊!说得有理穆公大悦,命令退兵。晋国失去盟军,只好撤退。
还如,战国时期鲁哀公大兴土木,规模空前。公宣子首次劝阻:房舍过大,多住人则喧闹,少住则空旷,望酌量。哀公不听。第二次劝阻:鲁国弱小而住室非常大,百姓了解了,会怨恨我君;诸侯了解了,又会轻视嘲笑国内。哀公仍建造不停。公宣子第三次劝阻道:左侧右侧都是先祖之庙,在中间兴建又多又大的房舍,恐怕有害于吾君。哀公一听,立刻命令拆除筑板停止兴建房舍。
为何公宣子前两次没成功,而第三次成功了呢?由于前两次提出的原因以鲁哀公来讲无关痛痒,什么喧闹、空旷,什么百姓、诸侯,然而第三次却不同,由于古人最害怕先人之庙作崇,这事关重大,怎能不听?当然下令停止兴建。